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婺城人,全民共享活动中心怎么建?你来定

来源:婺城发布    时间:2023-04-21 17:04:48

为深入贯彻婺城“1483”发展战略,助力高质量打造“一带七心”,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婺城区将在高桥沿江滨水区域,打造集“城市品质中心”“文化商业高地”“活力运动水岸”“滨江绿带公园”于一体的城市级文化新客厅,启动以图书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核心的“全民共享活动中心”概念方案设计工作,从而提升城市品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资料图】

据悉,目前,全民共享活动中心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方案及初步设计考察(质询)会已落下帷幕。专家们评选出四个代表不同设计方向的优秀方案。

为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今天特面向广大市民开放网上投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投票,选出您理想中的全民共享活动中心!

该项目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桐溪路以东,金华江以南,桐溪以西,双溪西路以北。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用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

方案一:文化新客厅

本方案建筑造型和景观规划结合了金华江浪花柔和灵动的形态,流动的形体使每一个空间界面都保持着开放,友好的姿态,同时还加强了建筑与景观,人工与天然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三个单体建筑由景观平台相连,同时相互独立,在西侧均设有独立的入口大堂,在使用上可分可合,更加灵活。

总图规划上,南北地块联动,形成串联多个沿水地块的公共空间轴线。南侧地块用内街的形式营造沉浸式的商业氛围;在北侧地块,图书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则沿滨水轴线依次展开,在居住功能和公共建筑间形成了较大尺度的城市庆典和礼仪空间。建筑体量与水岸互动形成景观退让,在城市边界有机渗透,提供尺度宜人的公共广场空间。

进退有致的建筑立面与丰富的景观节点相结合鼓励室内外的互动,建筑表皮在地面、墙壁和屋顶之间平滑过渡,整合如一。有机的建筑外立面与内部多变的功能也高度契合,让各个空间都能获得最为适宜的采光。在建筑表皮上采用婺州窑肌理的拼接方法,呈现在地丰富的文脉及艺术气质。夜幕降临时,灯光透过建筑幕墙若隐若现,充满了科技感与未来感,为都市夜景增添了活力。

方案二:婺水之滨 逸动绿洲

本方案未来将以滨江生态为蓝绿底图,文化馆、图书馆、非遗馆三馆为城市文化新地标,联动发挥现有体育组团和远期特色商圈优势,打造“文体商”聚合共生的4A级滨江生态公园,成为华彩婺城最具活力的地标性公共绿洲。

聚焦商业地块,提出分期分地块开发、融入公园、向滨水渗透的设计思路。以经济和运营为出发点,从北至南依次增加开发强度。北侧布局网红运动主力店,打造区域独有业态。滨水设置开放商业街区,西侧沿街落位共创空间、产业办公等多种业态,营造工作生活娱乐为一体的24小时活力片区。结合运动主题,最大限度利用沿桐溪一侧景观资源,设置户外活动区,成为滨江生态又一网红打卡地。

构建建筑、堤坝、绿坡、洲岛、婺江一体化的综合景观系统,串联运动、文化、商业相互促进的运营模式。

方案三:共融共享 城市公园

本方案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呈现“三星争华”之势。建筑以隐匿的姿态融入到滨水环境之中,突出整体感知体验的大地景观。将文化活动与体育健身、商业办公和自然景观相融合,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

市民在参加文化演出、艺术展览、社交娱乐、运动休闲的同时,可深入到滨水自然景观之中,沿步道登上屋面平台。北地块的规划空间流动性和整体性较好。

方案四:园中馆

方案结合场地高差,打造“三馆一园”。三馆各占基地一角,分散布置,馆在园中,园在馆内。方案以群组建筑围合布局,突出单体建筑的造型,形态各异。景观空间则以硬质活动场地为主,突出营造氛围活动空间,与核心功能产生协同效应,打造门类融合、全年龄段、全日分时的市民文化客厅。

投票截止日期:

2023年4月20日18:00

投票规则:

同一微信用户在投票期内

仅可投票一次

赶紧来选出您心中最喜爱的方案吧!

记者丨张晓君

编辑丨张晓君

审核丨傅伟炎

监制丨戴建东

关键词: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