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再减持,绝非简单的“逢高出货”|简讯
相比于紧盯业绩,药明康德想要突破行业困局、重回市值上升通道,或需要诸多方面的“确定性”。
(相关资料图)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伴随着业绩增长、近期股价修复,全球医药研发生产外包龙头再次发布重要股东减持计划。
4月17日,药明康德(603259.SH)公告,公司实控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控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通过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A股股份合计不超过8902.27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图源:公告)
以药明康德当日收盘价85.62元/股计算,如果股东顶格减持,则减持市值最高将达约76亿元。事实上往前追溯,药明康德实控人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有过两次减持,分别是在八月份减持了22个亿,11月份减持50个亿。
《每日财报》还关注到,大概一个月前,药明康德才公布了去年年报。2022年实现收入393.55亿元,同比强劲增长71.8%。由此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其实控人如此密集减持?
业绩增长股东减持
药明康德此次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实控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A股股份,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8902.27万股,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3月20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5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4亿元,二者同比增幅均超过70%。
实际上,好业绩下减持近乎成了药明康德的一贯作风。在上市初期,药明康德由于利润颇高备受市场追捧,2021年7月,其股价一度涨超170元,A股市值高点达5000亿元。就在股民追高加仓之际,药明康德大股东却持续抛出减持计划。据减持结果公告,仅2022年-2023年1月就已套现超70亿元。
由此,背靠疯狂的套现行动,药明康德也一度被股民称作“要命”康德。
《每日财报》关注到,与大股东减持近乎同步,机构们也在纷纷出逃。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持仓药明康德的机构数量为1730家,累计持股数量为14.70亿股;截至2022年末,持仓药明康德的机构数量为466家,累计持股数量为12.47亿股。
遥想当年,头顶“医药独角兽”光环的药明康德,在A股上市首日拉出涨停,此后更是拉出11连板,市值快速突破800亿元,创造出A股的一大“奇观”。如今,配合频繁的减持公告,药明康德股价一路下跌,跌至4月21日收盘,A股为76.82元/股,总市值2280亿元,较最高点蒸发愈蒸发过半。
其实,外界有不少声音认为,药明康德的股价之所以持续下滑,或是由于过去的估值太高,高估值又没有和其实力均衡匹配,所以市场难免会经历一段杀估值时期。可是在《每日财报》看来,通过对药明康德的详细梳理,减持或有着“更高视角”的动机。
一家“外企”
公开资料显示,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2006年登陆纽交所,2015年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之后在国内一分为三,包括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和合全药业,其中药明康德于2018年5月A股上市。
作为国内领先的医药研发外包企业,药明康德凭借独特的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与生产)业务模式,在业内被视为“医药界富士康”。
众所周知,富士康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人力红利”,毕竟中国人多,当国家不够发达的时候,人力成本低,代工正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回看药明康德,一方面在外界视角下,药明康德是CXO头部公司。而所谓的CXO,就是“医药外包”的一种统称。按照具体工作性质来说,细化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CRO、CMO、CSO”,也就是“研发外包、生产外包、销售外包”。
而药明康德就是属于“研发外包”,至于所谓的“CRDMO”和“CTDMO”,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药明康德从研发生产再到测试,一款新药的整个过程,只是自己不卖药。
另一方面,据公开资料,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早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导师Clark Still一起研究出“标记的组合化学技术”。大致来说,这个技术是生物、医药和化学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可以对重复性研发工作提高效率。
而药明康德所聚焦的“分子医药”领域,便是有一定技术含量,但没有顶尖的技术含量。由此便可以理解,“医药界富士康”的称呼根源。
因此究其本质而言,药明康德成功的驱动力,来自中国大学生的人才红利,与富士康的“人力红利”类似。且据年报披露,截至2022年末,药明康德共拥有44361名员工,其中13281名获得硕士或以上学位,1407名获得博士或同等学位。
另外《每日财报》留意到,药明康德的实控人李革早就属于美国国籍,同时药明康德的总共9名非独立董事中,也有7人都是美国国籍。
至此,结合上文所述的减持行为,颇有美国资本收割我国人才红利的基调。至于减持动机,到底是来源于地缘风险,还是人才红利的不可持续性,就值得细细品味了。
市值再度上升不易
具体到业务层面,2022年药明康德化学业务营收288.50亿元,同比增长104.8%;测试业务营收57.19亿元,增长26.4%;生物学业务营收24.75亿元,增长24.7%;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为13.08亿元、27.4%。除了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门营收下滑外,公司其他业务线均实现高增。
而收入的来源也能对上述观点形成佐证,年报显示,药明康德去年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184.21亿元,同比增长174%;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209.34亿元,同比增长30%。可见,药明康德的主要客户来自海外,尤其是欧美市场,覆盖了其近八成收入来源。
此外,虽然近年来药明康德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毛利率却在持续下降。W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其毛利率依次为41.83%、39.45%、38.95%、37.99%和36.28%,已连续5年下滑,去年微增至37.3%。
毫无疑问,背靠CXO行业主要依靠医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大多仰仗于对成本的控制,未来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上涨,药明康德的成本压力也必然不断上行。
对于未来,《每日财报》发现,机构对药明康德还是比较看好,近一个月该公司获得了20份券商研报关注,买入18家,增持1家,平均目标价为111.58元。国信证券研报认为,随着公司一体化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测试类业务逐步恢复,业绩有望稳中向好。
但是话说回来,连公司高层都减持,这样的观点并站不住脚。相比于紧盯业绩,药明康德想要突破行业困局、重回市值上升通道,或需要诸多方面的“确定性”。
关键词:
上一篇:汉字找找茬大嫂卖房把房价涨到200万攻略_世界新视野
下一篇:最后一页
精心推荐
- 如何把旧电脑的数据转移到新电脑上?
- 2023年浙江队主场继续落户湖州
- 医疗器械板块1月10日涨1.48%,春立医疗领涨,北向资金增持3.51亿元_天天头条
- 描写草莓搞笑的句子(精选275句)_当前焦点
- 泛亚微透(688386):泛亚微透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比例达到1%的提示性公告
- 今热点:广州检方五年来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3.39亿元
- 小鲨易贷逾期1天会上征信系统吗
- 【光明图刊】温馨服务护航旅客回家路
- 异质结电池HJT板块1月9日涨0.07%,杭萧钢构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8.7亿元
- e点贷借款逾期拖欠多久上征信 全球快播报
- 海天味业的成本之压:毛利率连年大降,净利润下行态势能否止住?
- 昌平区普通工伤如何计算_天天资讯
- 热点评!Notion 很好,但我已经换到了钉钉文档
- 时讯:【与时代同梦与梦想同行】秦一(小一姐姐):我愿讲述最美的中国故事
-
1、确保小猫至少八周大,洗澡不适合八周以下的猫。在八周之前,母猫将满足小猫的大部分梳理需求。2、先将小猫的身体弄湿,将小猫放入水槽,防
-
调查:脱贫地区乡村儿童家庭规模平均5人,多为“父养母教”
-
个人分析,玉米长期多头趋势尚难寻踪迹,目前行情应以反弹趋势对待,短期操作谨慎追多。第一,据Mysteel农产品12月29日-1月4日数据,全国146家
-
就是这个味道,而且它不止有玫瑰香,还有奶香,这是一种复合型的味道。一串阳光玫瑰的重量,是可以达到600克的,最大的能达到1 8kg,平均果粒
-
文|阑夕时间过得真快,上次这么醒来点亮手机,还是在去年。有人说刚刚结束的不是2022年,而是2020年的第3季,至于2023会是续订的第4季,还是彻
X 关闭
X 关闭
产业
-
不用跑北京 在家门口也能挂上顶...
日前,我省首个神经疾病会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
-
“十四五”期间 河北省将优化快...
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优化快递空间布局,着力构...
-
张家口市宣化区:光伏发电站赋能...
3月1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曹庄子村光伏发电站。张家口市宣...
-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丁真” ...
-
山东济南“防诈奶奶团”花式反诈...
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李明芮)“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
-
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
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2021年12月15日,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
-
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12月15日10:20,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
-
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
(抗击新冠肺炎)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
中缅边境临沧:民警深夜出击捣毁...
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胡波 邱珺珲)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
-
“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
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